收藏本站|ENGLISH
守望之家 您的位置: 首页 >> 守望之家 >> 正文
我院师生开展专题研学:在烽火记忆中培根铸魂育新人
2025年07月06日 21:48 作者:文 张育恺 图 任希彤 返回列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殷切嘱托,不断提升新时代思政教育引领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7月4日至6日,河南大学“守望之家”辅导员工作室联合护理与健康学院,在护理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守望之家”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谢纳泽,护理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杜保明、24级辅导员任希彤老师的带领下,奔赴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开展“烽火杏林·红色传承”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在烽火记忆中筑牢信仰之基,培根铸魂育新人。师生们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以光影重现医者信仰,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7月4日一早,研学师生启程奔赴新密市。车轮穿越青山,仿佛穿行于历史烽烟之中。路途中,谢纳泽在车厢内勉励全体成员:要铭记历史初心,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追寻先辈足迹的实践中,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克难;将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殷切的话语如战鼓擂响,点燃了师生们的赤诚之心与报国之志。

抵达纪念园后,7月4日至5日,师生们沉浸于豫西抗战的烽火记忆中。在嶙峋险峻的山崖峭壁间,他们倾情复现了张静吾教授在日寇追击下“绝境接新生、坠崖护药箱”的感人场景。身着长衫与学生装的学子,攀行于崎岖林壑,用身心重溯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守护医疗器械、坚守医学教育阵地的荆棘征途。这一刻,烽火年代“教育救国”的坚定信仰变得无比真切而沉重,《希望》的主题在灯火中熠熠生辉。参演学生、2023级本科生王喆,在悬崖边紧护象征医学火种的药箱后动情坦言:“就在那一刹那,我豁然明白,文明的薪火何以能在危难中生生不息!”这场沉浸式的身体力行,将张静吾教授“教育救国的铁肩”与“仁心济世的大爱”,深深烙印在师生心间,锻造成新时代“立德树人、医心向党”的精神脊梁,生动彰显了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磅礴力量。

7月6日,师生们继续在纪念园开展深度研学。他们怀着敬畏之心,实地考察布满岁月弹痕的防御工事遗址,研读泛黄的抗战文献与珍贵的实物遗存,结合史料怀着崇敬的心情研讨先辈们救亡图存的壮举。当指尖轻轻抚过弹孔斑驳、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墙,“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仿佛在无声的诉说中淬炼出新的光芒——先辈们以精湛医术为利刃刺破黑暗,以三尺讲台为方舟延续文明,正是对校训精神最悲壮、最崇高的诠释,为“继往开来扬辉光”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历史注脚。

此次“烽火杏林·红色传承”主题研学,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更是一堂震撼心灵、凝心铸魂的思政金课。师生们将伟大的抗战精神熔铸为砥砺报国的人生坐标,将厚重校史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这堂行走在历史现场、浸润于烽火记忆的实践课,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更激励着莘莘学子自觉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责任、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使命、服务民族复兴的历史担当,为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