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ENGLISH
团学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会 >> 团学园地 >> 正文
光影塑魂承脉,仁心弦歌不辍——我院召开《希望》红色微电影录制总结交流会
2025年07月07日 12:01 作者:张育恺 王凯旋 返回列表

7月6日下午,学院打造的“耀青春铸党魂”红色微电影《希望》完成全部前期拍摄工作,并在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专题总结交流会。院党委书记、“守望之家”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谢纳泽,副院长杜保明,2024级辅导员任希彤参加交流座谈。

谢纳泽充分肯定了参演学生和创作团队的出色表现。他强调,此次微电影创作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力”成长要求:淬炼环境适应之韧力,厚植共情理解之慧力,锻造自我超越之恒力。谢纳泽表示,这“三力”既是历史精神的当代诠释,更是青年成长的必修课程,期待同学们将其内化为精神基因,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河大人的精彩篇章。

杜保明称赞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校训精神。他表示,参演青年在镜头前的每帧光影都是对“河大精神”的践行,体现了守护医者仁心的德性坚守与启迪社会新思的使命担当。他鼓励学生以此次创作为起点,在学院搭建的实践平台上持续锤炼“明德新民”的精神自觉,铸就仁心济世的根基;锚定“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永葆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

任希彤从育人实践角度强调,应将此次拍摄作为“知行合一”的重要契机。她表示,镜头前的探索需转化为内心的深度淬炼,使艺术实践成为“学思践悟”的精神试炼。她勉励学生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既要让实践砥砺思想锋芒,更需将信念化为前行明灯,在“行”中深化“知”,使青春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宏伟蓝图。

随后,参演学生结合实践体验分享感悟。刘祖望的扮演者、2023级本科生马浩斌表示,感谢学院提供将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宝贵平台,使自身意志品质得到显著磨砺。产妇婆婆的扮演者、2023级本科生刘梦瑶谈到,此次创作深化了师生协作效能,有效强化了专业认同与团队凝聚力,为未来学习注入持续动能。李先觉的扮演者、2024级本科生张婉莹表示,通过学习这段学科史、校史、抗战史、革命史,我深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李先识的扮演者、2024级本科生师若纯表示,从参与剧本创作到最后台本定稿,我学习了很多创作知识。剧务人员、物理与电子学院2024级本科生赵俊杰表示,通过这次微电影录制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份工作的辛苦与付出,将激励我不断奋发进取。

本次总结交流会实现了历史传承与育人创新的有机统一。学生通过艺术实践立体感悟校史精髓,达成了红色基因内化、意志品质淬炼、爱校情怀升华的育人实效;学院则借此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讲授向沉浸体验升级,筑牢了“红色资源+专业教育”融合育人的坚实基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院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