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3月5日晚,我院2024级35名同学在辅导员任希彤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的“第14期志愿者手语教师”手语在线培训班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借此学习学会为无声世界送去温暖与关怀。
此次培训以“传承雷锋精神,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旨在提升志愿者与听障群体沟通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关爱。对于护理与健康学院的同学们而言,掌握手语不仅是传递爱心的桥梁,更是未来在医疗健康领域中,为听障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必备技能。
培训中曹玉芬老师以雷锋日记为切入点,生动开展手语教学。“如果你是……”这些经典语句,经曹老师演示,化为意义深刻的手语动作,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钻研表达,力求动作精准规范。在教“粮食”时,曹老师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四指微弯并拢模拟托谷物,再靠近嘴角做吃饭状,清晰展现含义。她解释,雷锋日记强调珍惜粮食,此种表达正是其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精神的生动体现。同学们在学习手语动作时,不仅掌握了与听障群体沟通的技能,更深刻领悟了雷锋精神的内涵,让这场培训成为爱心传递与精神传承的宝贵经历,助力提升对听障群体的关怀。
作为未来医疗健康事业的主力军,护理专业的同学们借由此深刻认识了人文关怀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手语,他们将能够更好地与听障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为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护理。这不仅是对雷锋精神中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内涵的传承,更是对护理专业使命的深刻践行。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手语的宝贵机会,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雷锋精神的种子。未来,这些护理学子将带着所学,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与医疗实践,用爱发声,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