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ENGLISH
资讯快报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正文
青春担当在路上——护院学子的“返家乡”社会实践
2025年02月21日 09:00 作者:郭熙元 返回列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4 年寒假,护理与健康学院的青年学子们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满怀热忱地回归家乡,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他们从守护老幼安康,到助力游子返乡;从传承文化薪火,到投身乡村振兴,每一步都坚定有力,用青春的担当勾勒出一幅幅温暖的社会服务图景,尽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与使命担当。

拳拳爱心护老幼,专业行动暖人心

聚焦社会弱势群体,我院学子充分发挥护理专业特色,为孩童与孤寡老人送去关爱与帮助。张祎宁等同学深入河南多地农村,开展留守儿童安全调研实践活动。他们走村入户,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并结合护理专业知识,为留守村民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应急处理能力。李玟萱参与 “关爱未成年人保护行动”,积极宣传义务教育政策,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杨朝斐加入栾川县团委组织的“青苗学堂”志愿活动,耐心地向幼儿园小朋友传授“七步洗手法”,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与思考习惯。孙静雨穿梭于乡间小道,以志愿者身份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与贴心陪伴。杜若涵来到乡镇卫生所,凭借专业能力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同学们的这些善举,不仅彰显了爱心与责任感,更传承和弘扬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中华传统美德。

青春志愿助春运,温暖服务伴旅途

春运期间,我院学子李美辰、柴怡彤利用寒假时间,奔赴安阳、南阳火车站,成为客运志愿者。在熙熙攘攘的车站里,李美辰忙碌地协助旅客购票、检票,引导旅客有序乘车,在这一过程中,她的沟通交流与应急处理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她表示,每一次成功帮助旅客解决问题,内心都充满了快乐与满足。柴怡彤在实践报告中写道:“当我脱下红马甲,重新成为旅客的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广播里‘请站稳扶好’的含义。志愿服务就像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列车上,为陌生人递上的一把温柔扶手。”她们的付出,让旅客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也为广大青年参与社会服务树立了榜样。

满满热忱溯文化,矢志担当传薪火

当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与未来科技发展的澎湃浪潮激烈碰撞,当代青年已然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关键纽带。我院学子张美洽、宋艺晨、焦佳颖怀揣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深入三门峡,探寻特色文化宝藏。她们围绕书法、地坑遗址、社火文化等展开细致调研与采访。在与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的王春生老师交流时,王老师指出:“书法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象征,希望它能跨越时空,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番话让三位同学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古老文化的复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拼搏。她们坚定表示,今后将持续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以青春之姿续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乡村振兴青春行,学子担当展风采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院学子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寒假中,李玟萱参与 “王坪乡禁燃工作”,深入乡村宣传环保理念,用耐心和热情赢得村民对禁燃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为守护乡村的碧水蓝天贡献力量,助力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张馨月运用专业知识调研家乡需求,积极协助筹备杞县春节联欢会,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实践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整理信息、处理文件等工作能力,更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责任与担当的内涵。他们以青春之躯,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随着寒假的结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同学们在实践中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更在服务社会中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展现出我院学子的担当与风采。他们的付出与成长,为学院文化增添了亮丽色彩。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践行初心,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图:张祎宁、杨朝斐、李玟萱、孙静雨、杜若涵、李美辰、柴怡彤、张美洽、宋艺晨、焦佳颖、张馨月